《浙江工商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思修课场场爆满的 “戴老师” 做直播了, 1.7 万学生在线听讲

摘要:学校借助“互联网+” 将十九大精神融入教学建设思修课场场爆满的 “戴老师” 做直播了, 1.7 万学生在线听讲   白皙的肤色搭配一口洁白的牙齿,方脸浓眉大眼,无框眼镜,戴道昆老师给人的第一印象很阳光很正气。近日,他出现在浙江工商大学广播电视台“商大侃客”节目,给学生做了一堂思政课直播,分分钟圈粉,有学生说,这堂课是政治课更是人生课。   戴道昆老师对衣着的态度比较随性,找不到要对自己刻意雕琢的一丝讯号。一件蓝色衬衫、外套是黑色,搭配一条西装裤,黑色的正装皮带和同样黑色的圆头皮鞋。如果换掉其中的裤子和鞋子样式,他也是可以在校园里被拍到时尚街拍中。   不过,在大学校园里,戴老师认为自己的优势还是重内涵,扬正气。与他所执教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相互呼应,但他的思修课,没有刻板和说教,而是满满的案例和故事,有趣的课堂,学生把他捧成了商大的明星。   直播:1.7万余名学子在线听讲5分钟内报出40个学生名字   在浙商大综合大楼10楼的广播台演播室里,两名学生主播协助戴道昆老师,一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必修课开讲了,主题是“如何过好大学生活”。这节课计时一个小时,共计1.7万余名学子在线听讲,从“一名稳当当的学霸如何学习”的话题单刀直入。   学生说“不怕同学是学霸,就怕学霸过暑假”,对于这句话,戴道昆老师立马接上,“‘学’字好写,想‘霸’就要愿意付出,不然天上会掉馅饼吗?律,想成为学霸不自律,成才就无从谈起。”显然,书本上理论悄然间就被他带上口。 一名新闻专业的大一女生通过直播平台向戴道昆老师发起提问,问题竟是“踏入象牙塔多年后会不会散失人生目标”,这也倒逼在座同学“自省吾身”。对此,戴道昆语重心长地说,不要急着寻找人生的意义、不要总想着只当主角,青年学子先脚踏实地走上人生的路,抬头看看天、低头看看道,也许到了某个时候,“意义”像种子一样萌发,只不过要静待时机。   话刚落音,直播平台里,鼓掌的表情一个个跳出来,瞬间评论也开始刷屏,还有学生发出自拍照来考验老师的熟悉度。   “每次上课喜欢坐在教室第二组倒数第三排靠左边第一个位置,你是会计一班的小马。”戴道昆看一眼就描述出学生的特征,他盯着直播屏幕前的学生留言,嘴角一抿一抿地保持在45°上扬状。   戴道昆记性特别好,曾经在一个教室里有40个学生,他能在5分钟内把每个学生的名字完整的报出来。所以上课时,他一般不用点名册就能叫出每个学生的名字。   “在我手机里给每个班级做了一个学生通讯录,有学生的联系方式,还有每个学生的照片,还会把每个学生的性格和学习习惯记下,教会他们的前提先要了解他们。”戴道昆说,“这门课和一般的智育课程不一样,德育讲究的是思想的交流,是人生观价值观的一种交融,学生认可我、接纳我才能接纳我的课,这对德育课程的教授与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   课堂:每课堂主题都会精心设计践行充分的讨论   转到课堂上,戴道昆老师每节课都会给同学们一个讨论话题:这节课是“为什么我们需要道德”,下节课是“仁爱文明”……但他在讲述思想道德修养内容的同时,还谈及了它们的现实意义,并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照进行解读。   从高中开始对政治课不感冒的刘倪在听了戴道昆老师的课后却能让她获得强烈的认同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那些字我一直都是死记硬背,但戴老师他在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念的时候让我们把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起来,他和以前的老师不也一样,课堂上给足了讨论的时间。”   “每课堂主题我都会精心设计,就是为了加强对思想教育的提升,对大学生活的引导,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讲解,这些都和大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戴道昆希望通过这些话题,帮助学生走在社会前端,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进自身成长。   每个学期思修课的第一课上,戴道昆都喜欢提早一个小时到教室观察学生,并用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二字来看待迟到问题:“我不会点名,因为守时是一个诚信问题,我的建议是提前来教室,因为那样永远不可能迟到。”   戴道昆的课一节最多约有上百个人听,几乎每一课都是全勤。为了不迟到,学生也挺不容易。他的课是在学校最东边的F教学楼,是晚上6:30开始,而之前有学生下午的课到6点从学校西边的操场下课。他们要用半个小时的时间穿越几乎整个校园去听课,中途还要解决晚餐。   “跑也是来不及,只有骑上自行车,最后在教室门口啃了两个面包。”学生小陈笑着说,“秉承戴老师的原则依然是‘不能影响他人听课’。”   能让学生自觉“赶场”听一堂思想政治课,除了课上的内容让学生收益,老师的个人因素,也不可忽视。   教学过程同传统的思政课课堂有了很大改变,在浙江工商大学,学生可以通过直播在线观看讲课、看重播完成知识性、概念性的内容学习,还能在微信直播平台中与老师和其他同学讨论,在任何时候均可查阅相关材料。互联网平台上,思政课由“教好带动学好”向“好学带动学好”转变。   戴道昆对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有着自己的理解,他说,“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外国媒体把它称为中国奇迹。我们可以把这些中国奇迹背后的一些体制化、理论化的东西总结、概括出来,让更多的学生去了解我们中国的一种思想或者意识形态。中国不仅要经济商品、科技产品的走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让‘中国话语’走向世界,让世界倾听中国声音。”

纪录片首映礼开到课堂上新闻系教改: 用纪录片讲好 “浙江故事”

摘要:纪录片首映礼开到课堂上新闻系教改: 用纪录片讲好 “浙江故事”   当非物质文化遗产、杭州民间曲艺、千岛湖移民、卖菜夫妇的日常……共同讲述的“浙江故事”一齐出现在大学课堂的时候,纪录片首映礼首次开到教室里的时候,不但让大学生们眼前一亮,更意味着浙江工商大学新闻系的课改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学生当导演,课堂变首映礼   12月7日,由浙江工商大学新闻系主办的名为“微视角,大情怀”原创纪录片首映活动举行。此次展映的四部作品《指尖艺术,剪纸成画》、《小热昏:说不尽的杭州腔调》、《邵长华》和《两个人的菜摊》,全部由学生自编自导,四部片中,有三部是新闻1501班的学生自主创作,一部由新闻1401班的学生和小伙伴共同创作。而在评委席中,不但有学校领导、系主任,还从《杭州日报》、著名的视频出品方“二更”请来了专业导演、摄影人,让这次首映礼专业性更强、含金量更高。   首先登场的是《指尖艺术,剪纸成画》。浙江桐庐被命名为“浙江省民间剪纸之乡”。《指尖艺术,剪纸成画》就从浙江桐庐的胡家芝剪纸艺术馆开始说起,通过对其历史、作品的介绍,将桐庐剪纸的整个历史沿革和发展历程呈现在观众眼前。片中展现了桐庐著名的剪纸艺人华金娟老师积极顺应时代的发展,将剪纸艺术与当代题材进行融合,让桐庐的剪纸艺术在新时代也大放异彩的创新过程。校党委副书记李军认为这部纪录片情感细腻,将桐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用镜头记录的方式推向社会,起到了很好的宣传和发扬文化的作用。   唱“杭州腔调”,展人文关怀   名为《小热昏:说不尽的杭州腔调》的纪录片引起了现场观众评委的极大兴趣。小热昏是广泛流行于江浙沪一带的传统吴语曲艺谐谑形式,又名"小锣书",俗称"卖梨膏糖的",是一种马路说唱艺术。始于清光绪年间。“小热昏”本意是一个人因发高烧热昏了头而胡言乱语,以该词汇命名的曲艺则是“满嘴荒唐话”的说唱艺术。“小热昏”目前有部分演员活跃在舞台上,但大都年事已高,急需培养接班人,且大量传统曲目也需要记录和整理,抢救、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正是从引起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的角度出发,《小热昏:说不尽的杭州腔调》不仅向观众传达了一种民间艺术的历史,更通过采访三代“小热昏”的传承人,展现了“小热昏”的具体表演形式与其在当代的传承情况,诉说着这部片子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在“小热昏”这种看似即将消失的民间艺术中,包含着说不尽的杭州腔调。顾敏雅同学是主创人员之一:“虽然拍摄过程早起采访,熬夜剪视频,成员们一直在奔波,但能通过片子展现‘杭州腔调’、使大家关注民间曲艺,再累,我们也觉得值了。”   课改走向社会,讲好“浙江故事”   浙商大新闻系主任李蓉老师作为本次活动的发起者、组织者,在谈到举办这次活动的初衷说,这是课改成果的一部分:“《纪录片专题研究》这门课我上了七年,一直在探索怎么能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我一直思考纪录片如何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去服务地方经济,讲好浙江故事。今年能够在这里举办这样的首映活动,是我多年的心愿。”   走出教室,把镜头对准浙江大地;回归课堂,把纪录片呈现给师生,让众多参与拍摄的大学生们学会了用“第三只眼睛”发现浙江、纪录浙江。杨妍同学说:“短短10分钟,承载着我们小组全体同学的努力。很开心可以有这样一个机会,让我们的作品得以呈现,得到院校领导以及业界人士观赏点评并在观影后给予我们中肯的指导与建议,这对我们来说是最大的鼓励。”纪录片的摄制,让人对家乡、对浙江爱得更深沉。   通过嘉宾投票,《小热昏:说不尽的杭州腔调》斩获最佳原创纪录片奖,《邵长华》、《指尖艺术,剪纸成画》和《两个人的菜摊》获得优秀奖。   杭州日报摄影部主任王毅对此评价道:“用纪录片讲述浙江故事是时代背景下的非常出色的一个选题。这次参展的四部纪录片都与浙江有关,都以各行各业的小人物为切口,是非常成熟的选题能力的体现。本科生能把片子的完成度做到如此高水平,很不错。看到大学生对行业的热爱与对社会的情怀真令人欣慰。”

后勤服务中心公寓科长苏闽建: 学生世界里的温情暖叔

摘要:后勤服务中心公寓科长苏闽建: 学生世界里的温情暖叔   浙江工商大学的学生们很幸运,在他们身边,有一位温情暖叔,给予他们不求回报的关怀,让他们心里充满温暖的力量。   这个人,就是后勤中心公寓科长苏闽建老师。从1991年进入高校工作,2000年到了浙江工商大学后勤服务中心工作,苏闽建老师先后在校园饮食服务、公寓管理、物业管理三大中心都工作过,现在主要服务于公寓管理工作。   苏闽建始终带着一颗“活到老,学到老”的心服务于校园后勤工作中。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是却能先后在后勤三大中心里工作,胜任得了其中的工作。可以说,每一次转换工作的领域,都是要从头学起,对他来说,学习到新的知识是一件开心的事。   “让高校公寓也发挥育人的作用。”现在主要服务于公寓管理工作苏闽建今年暑假带头自行装修了学校22和23、24和25幢寝室大厅。从设计装修图纸、施工到后来的软装修都是他一手操办,充分发扬了他在维修管理方面所积累的经验。   但是怎么才能装修出年轻人所喜欢的风格呢?常常跑装修市场的苏闽建知道年轻人都喜欢宜家风,所以他特地跑去宜家买了装修材料,像大厅里的桌椅等家具都是苏老师一伙人亲手组装起来的。   “我觉得装修前后还是有了很大的差别,之前就是几张简单的沙发和茶几,和其他寝室没什么区别。但现在感觉很温馨,好几个朋友来我们寝室楼的时候都表示觉得我们楼大厅高大上了很多。”住在25幢的学生张乐说。

谭清端: 创业就像养孩子
要用心先养大

摘要:谭清端: 创业就像养孩子要用心先养大   2010年前,谭清端没有想过要创业,和大多数70后一样,在大学校园中安心读书,毕业后踏入工作的轨道。之后,他先后在东方通信、UT斯达康、摩托罗拉研究所等单位工作,积累了许多工作经验和人脉的他,头一回产生了创业的念头。   2011年,他离开了原来工作的外企,放弃了较高的薪水和优良的环境,一头扎进了创业者的江湖,原因是他看到了所在职位的天花板。基于前几年的积累和发展,2016年公司实现了大幅盈利。   刚创业的两年是最为艰苦的时期,谭清端先后开了两家公司,第一家公司由于经营不善,与他合伙的朋友撤资离开,同时公司也遭遇了现金流的问题,不得不放弃这个公司。之后他开了第二家公司,开始二次创业。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贷款给员工发工资。”谭清端说,创业前期,由于资金周转困难,公司的钱已经不够给员工发工资,“不给员工发工资,总归是说不过去。我以自己的名义向银行贷款,不让公司欠款的情况下解决了工资问题。”   谭清端说,创业就像养孩子,要用心把它养大,不能总期盼着赚钱。   2014年,谭清端重新组建团队,开创了现在的公司:浙江群硕电子有限公司,专营互联网云平台—— 用他的话讲,就是聚焦。总结了前面的教训,谭清端开始专注于眼前这一壶水,细烹慢煮。功夫不负有心人,到了2017年,公司的运营已经到了稳中求进的阶段。   “我出来创业就没想过要回头。”谭清端说,选择创业,就等于放弃了安逸的过去和原有的平台,“创业有创业的快乐,虽然不一定能赚钱,但你依旧有所收获。”   谈起大学生创业,谭清端认为,大学生创业有多种形式:“在朋友的公司帮忙,自己开一家打印店,或是做些小生意,我认为这都叫创业,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特色。”虽然,现在国家倡导全民创业,但他仍旧觉得,人们应当把生存当作第一要素,如果创业无法保证生存,那么创业将面临极大的风险:“想着一毕业就要去创立公司是非常不现实的。”   对于大创群体,他建议大学生们可以依托一些创业机构,依靠机构提供的创业基金和平台可以降低风险;同时也要关注政府政策,实时了解创业氛围。他鼓励大学生“走出去”,多了解新闻,与人交流,不能整天“窝在寝室”。   作为校园MBA校友之一,谭清端支持校园创业。前不久,学校有一支大学生创业团队由于资金问题无法继续创业项目,他主动提供资金,帮助创业团队维持生存。

浙江工商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6017次访问,全刊已有1565423次访问